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哇~~

 

哇~~

20 年前做的免費空間網頁,現在還連得上(要電腦才可以喔!)。真是驚喜~~~

不過它的前身: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Forum/6837/ 蔡仁傑物理治療工作室

已連不上了

高齡者休閒運動套裝課程

 

高齡者休閒運動套裝課程

台大物治柴老師、北體李老師與吳老師夥伴努力與GOODTV同工的協助,終於錄製完出十套的高齡者休閒運動套裝課程,不但適合老人家,對於很少運動或沒時間運動的朋友,這也是一個開始運動的好開始呢!

以下連結跟大家分享囉!

第一套 跑步有氧 http://youtu.be/FyWCq0erv5Y

第二套 游泳有氧 http://youtu.be/NmCpBUWtPCE

第三套 武術有氧 http://youtu.be/g2KCXhTMVdk

第四套 太極有氧 http://youtu.be/PAbEW2ZetfM

第五套 肩帶運動 http://youtu.be/_RlMkDgILM4

第六套 核心運動 http://youtu.be/hcBJKlfsG4I

第七套 下肢運動 http://youtu.be/K6JUMXvkPNQ

第八套 肩帶伸展 http://youtu.be/GKjDnTIeSW4

第九套 核心伸展 http://youtu.be/iisYN1qq_fk

第十套 下肢伸展 http://youtu.be/jJjpgNkSXcU

震波治療之足底筋膜炎

震波治療之足底筋膜炎

一覺醒來卻無法下床踩地該怎麼辦?一踩地足跟痛得不得了該怎麼辦?試了打針、吃藥或其他保守療法都無顯著改善的痼疾、頑固性足底筋膜炎該怎麼辦??根據新進的一篇治療型統合分析結果來看,當使用傳統治療來治療頑固性足底筋膜炎失敗後,體外骨震波治療(ESWT)這個非外科手術、保守性治療也許是另一個最佳選擇!!

原文綱要如下僅供參考:

Effectiveness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Without Loc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Recalcitrant Plantar Fasciiti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目的:本統合分析的目的是研究體外骨震波治療(ESWT)在無局部麻醉下治療頑固性足底筋膜炎的療效。

方法:搜索Cochrane、EMBASE、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電子資料庫,時間設為2015年9月以後發表之文獻,針對沒有使用局部麻醉的體外骨震波治療與安慰劑治療於成人的足底筋膜炎的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進行比較研究。主要成效則是看以能在12周治療介入後能成功地將早晨第一步將疼痛視覺評分量表分數(VAS)從介入前的基線值降低60%,在日常活動期間將疼痛VAS評分從介入前的基線值減少60%,減少Roles and Maudsley評分量表(根據患者疼痛程度以及其對日常活動或運動之影響進行評估;分數範圍為1~4。1:可從事日常活動或運動且無疼痛;4: 疼痛使得無法從事日常活動或運動),減少整體腳跟疼痛,減少在使用壓力計後的疼痛。

結果:共有9篇研究納入統合分析。與安慰劑相比,體外骨震波治療顯著提高減少整體足跟疼痛的成功率,在早晨第一步和日常活動期間將疼痛(VAS評分)降低60%,將Roles和Maudsley評分改善為優良或良好,並減少平常及施加壓力計之後的足跟疼痛。

結論:體外骨震波治療似乎特別有效地減輕與頑固性足底筋膜炎相關的疼痛。當傳統治療失敗時應可考慮使用體外骨震波治療。

震波治療之觀念篇

 

震波治療之觀念篇

體外骨震波治療: 成功治療觀念篇

體外骨震波治療已被證明針對肌腱和其他肌肉骨骼系統疾病有效和安全的非侵入性治療選擇,已在許多高品質的臨床隨機控制實驗中被證實。在PEDro的文獻 資料庫中,主要的臨床隨機控制實驗是針對於足底筋膜病變、肩關節肌腱上的非鈣化性腱病和鈣化性腱炎,並且這些病症的研究文獻也獲得相當高的PEDro評分。

以足底筋膜炎為例子,簡述骨震波治療成功的條件: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正確的診斷,這是治療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病人是否有明 確的晨起下床時劇痛,是足底筋膜炎指標性的症狀;細心檢查壓痛點、並以足底軟組織X光( 或MRI)來佐證。震波施打的劑量強度與次數是須視病人的年齡、症狀之久短、足底脂肪層有否萎縮、影像檢查之結果、筋膜呈現影像的變化等而定,進而決定劑量。再來,就是做出良好的定位且在治療過程要確保位置固定不跑掉;所以執行人員在治療過程必須很專注,而病人也須配合做出適當反應讓治療人員決定必要之調整。

治療的觀念是必須澄清的:

首先,骨震波治療並不是要把足跟的「骨刺」”打”掉。在X光一看到跟骨前下突有「骨刺」就說是罪魁禍首要“打”掉才會好,這似乎太便宜行事了。足底筋膜炎的病因一般認為是退化所造成。足底筋膜在接骨點的筋膜 (解剖學上其位置在"骨刺"的下層) 受傷後長時間得不到足夠的血液營養來協助復原,進而演變成退化( Angiofibroblastic degeneration )的表現;所以治療的策略是在於設法改善受傷部位的血液循環來使局部筋膜有機會痊癒(再生),才是真正的治本。

接骨點筋膜炎的治療原理:

骨震波所產生的高能量會在已纖維化的筋膜間質上“打”出眾多微細的空隙 ( Cavitation effect,腔室效應);提供給後續新生的微血管 有管道(空間)可以順利長進去 ( Neovasculari- zation effect,血管新生效應),藉此才能有再生的機會。這也是利用骨震波治療來改善或治療接骨點筋膜炎的治療原理。

所以務必先做正確診斷、嚴格篩選病人、適當的劑量與頻次、精確的定位、專注地施打,那治療的成功率自然就會高了。

彈力帶基本使用方法

 

彈力帶簡易使用方法

以彈力為阻力運動的阻力來源,一般而言會有幾種簡單的形式,如:theraband, theraloop 跟 theratube 三種形式,在這邊我們將統稱為彈力帶。

您可以根據您的治療師建議,選擇合適您的彈力帶。再循序漸進增加組數跟練習次數~~

在進行訓練之前,我們要先確認好自己的訓練目的是什麼。因為訓練目的不同,訓練方法有變化才能對肌肉產生不同的刺激達到訓練效果。

例如:為了增加肌肉的力量或爆發力,通常是需要讓肌肉纖維變粗以及肌肉厚度的增加,則會採用阻力大、次數少的訓練方法:相反地,若是希望透過訓練增加耐力並使贅肉減少,收緊鬆弛肌肉,便會使用阻力小,次數多的訓練方法。

訓練後,若有任何不適請務必諮詢您的物理治療師!!!

下列為簡易的訓練方法圖示:

肩關節外展運動,站力下用腳踩緊彈力帶練習一側的手自然垂下緊握彈力帶將手臂往外側抬高過頭(可依能力決定),當然彈力帶的鬆緊與練習次數也看個人能力與練習目標來決定。


拜拜蝴蝶袖,這個三頭肌訓練可加強他的表現使三頭肌不再鬆垮,有益於緊實手臂後側肌群,有這樣的困擾者可多多練習喔~~



換個姿勢繼續鍛鍊一下上肢的屈肌,這時候會希望能保持上半身挺直腰部不要過度脊椎前凸呼吸要平順不要憋氣。




如果覺得太簡單,可以再做肘關節屈曲的時候將上半身後傾,來加入腹部核心肌群的誘發,這時候會希望能保持上半身姿勢的維持不要產生不必要的駝背或腰部過度彎曲。而在呼吸的調控部份可配合手部動作不要憋氣。


長坐姿肩關節後伸運動是坐在地板或床上將彈力帶套在腳板後雙手緊握,在手肘彎曲情況下做出肩關節後伸動作。當然也可以結合擴胸肩胛後縮(scapular retraction)來做駝背的改善。



訓練前鋸肌一班會是在站姿下去做推牆的動作,但會感覺較為無趣或是會使用到其他肌肉來做代償,在長坐姿下結合彈力帶來訓練是一個較簡單的過程。只要將彈力帶繞過身體固定在肩胛骨處,雙手將彈力帶抓緊,再來依照難易度來調整動作前彈力帶的鬆緊(做前引動作時彈力帶的阻力大小)。




下面這個動作是比較全身性的動作,將彈力帶踩在腳下雙手緊握髖關節與膝關節彎曲模擬彎腰抬重物的樣子,強調屈曲是發生在髖關節與膝關節這些大關節上脊椎儘量保持中正位置。


接下來是,下肢的彈力帶阻力訓練介紹。首先介紹的是:股四頭肌伸直運動是端坐在椅子上將彈力帶綁成圈(或使用 thera-loop)套在雙腳腳踝處,訓練的腳膝蓋用力伸直另一隻腳則在原處踩穩。當然也可視需要來調整膝關節踢直後維持著的時間。
  

下肢外旋肌群阻力訓練是在長坐姿下,將彈力帶放在腳背上兩端由外側繞道腳底並從兩腳中間網上,這時兩手將彈力帶往身體拉就可增加彈力帶繃緊的程度來增加阻力。做外旋運動很簡單地只要腳跟不動將兩腳趾往兩側分開即行。


下肢膝伸直運動,將彈力帶繞過腳底,雙手緊握彈力帶維持一定鬆緊。下肢抬起反覆做膝到胸及伸膝動作。


髖外展肌群訓練,將彈力帶綁成圈狀並以圈的大小來決定阻力大小,套在腳踝處。採側躺姿勢,想要訓練的一側在上即可。



訓練的方法很多,這邊只提供彈力帶的基本使用方法與原則。再次提醒訓練後,若有任何不適請務必諮詢您的物理治療師!!!











足跟痛的五個提醒

 

足跟痛的五個提醒

https://www.dreamstime.com/photos-images/foot-pain.html

來自物理治療師對於足底筋膜炎的建議

一覺醒來卻無法下床踩地該怎麼辦?一踩地足跟痛得不得了該怎麼辦?當您踩下第一步時足跟有著灼熱感、針刺的痛讓您無法走。這個情況可能會漸漸地惡化、會持續個幾個個月,讓您會覺得怎麼不趕快好起來~怎樣才會恢復到跟以前一樣不再有痛呢?足底筋膜炎可能會持續很久但若能接受適當的治療當然是會有所改善的!

接著我們來看看足底筋膜炎:它到底是什麼?它的最佳處置是什麼?

對於以下症狀您覺得熟悉嗎?

  • 漸漸地增加疼痛
  • 灼熱痛
  • 腳部承重時會感到疼痛
  • 腳趾翹起來疼痛會加劇
  • 早上起床時會感到疼痛、有僵硬感
  • 長時間不動就會有疼痛感

足底筋膜它可以說是腳底連接足跟的一條帶子,它的功用主要是協助支撐足弓。

圖像版權歸屬:https://bonelin104.files.wordpress.com/2011/04/03.png

為什麼您的足跟會如此痛呢?

族跟痛是不分您是否熱愛運動與否,典型上,這個疼痛是會影響中年人、體重過重且長時間站立於堅硬的表面或是長距離跑步。

事實上,跑步的運動傷害中足底筋膜炎也佔了將近10%!!如果您是一位跑步愛好者,您應該知道錯誤的訓練往往是造成腳後跟疼痛的原因,包括以下錯誤:

  • 突然間增加里數
  • 跑陡峭的坡
  • 穿磨舊的鞋(失去彈性和保護)

您能為您的足跟痛做些什麼呢?

很不幸地,足跟痛可能斷斷續續地會持續很久。大多數人症狀平均在十個月內會漸漸地減緩甚至消除,另外約有20~30%的人會雙腳同時會有足跟痛的症狀。

以下五個建議是可以協助您減輕您的足部不適:

  1. 伸展您的跟(阿基里氏)腱:伸展跟腱會減少其對跟骨的拉扯,進而減少對筋膜的拉力。通常會建議,雙手扶好協助著穩定將欲拉伸的腳往後並打直膝蓋,開始伸展時前面的腳屈膝後方的腳足跟不離地,持續時間建議從10~15秒開始慢慢地增加到30~60秒。除此之外,當然也可使用按摩滾筒來放鬆您的小腿肌~~
  2. 伸展您的跟足底筋膜:一般認為療效會比伸展跟腱來得好,建議患者採坐姿翹起患腳一手抓著足跟,而另一手抓著腳趾將腳趾被動地翹起(背屈)持續時間建議從10~15秒開始慢慢地增加到30~60秒。當然也可使用軟硬適中筋膜按摩球來伸展您的足底筋膜~~
  3. 穿上合適的鞋墊:選擇合適的鞋墊是可將足弓恢復到正確的位置上並有助於減少足底筋膜的壓力,而市面上有各類的鞋墊可以選用。您可以諮詢您的物理治療師以獲得更進一步正確資訊。建議鞋墊如:合作鞋墊連結,可以適合放置於各類包鞋(球鞋、運動鞋或皮鞋等)。它的優點是價格合理、耐用且穿起來舒適。
  4. 冰敷:將腳踩在結冰的水瓶上並來回滾動做冰按摩或冰敷5~10分鐘有助於疼痛的舒緩,特別是在從事運動或身體活動後,有益於發炎反應的減輕與控制。
  5. 休息:如果您是一位跑步的愛好者,一旦發生則足底筋膜炎‘休息’是絕對必要的。您可能需要減少跑步的距離、降低速度或是完全停止跑步來使您的足部獲得足夠的休息。有些人會忍著痛繼續跑,這只會使得症狀加劇。為了使您的腳能完全恢復,有可能是需要停止跑步休息數個月的。症狀的改善與恢復是漸進的,為了維持適當的體能會建議您改從事衝擊性較低的運動如:騎腳踏車或游泳。

一旦症狀恢復到您可忍受的的程度了,您就可逐漸地恢復運動的強度,當然一開始以短距離慢慢地增加距離與速度~~

滾筒自我筋膜放鬆術

 

滾筒自我筋膜放鬆術

自我筋膜放鬆的好處:

  • 矯正改善肌肉失衡
  • 增加關節活動度
  • 減少肌肉痠痛
  • 降低神經肌肉的高張
  • 增加肌肉肌腱連結的延展性
  • 增加神經肌肉的效能
  • 維持肌肉正常功能性長度
  • 減緩關節壓力

自我筋膜放鬆術的一般原則:

每一個姿勢或動作持續一到兩分鐘,如果有疼痛產生停止滾動滾筒並停留在疼痛區域約30到60秒。因為繼續滾動滾筒反而會因為疼痛造成肌梭的活化使得肌肉變得緊繃而增加疼痛程度。在疼痛區域停留 20到30秒可以刺激腱梭 (GTO)進而抑制肌梭使得肌肉張力下降和減少疼痛。當進行腰、骨盆及髖部的滾筒自我筋膜放鬆時,必須維持在適當的縮小腹狀態以避免不必要的傷害。這樣的“自我筋膜放鬆術”每天可以做一到兩次。

基礎自我筋膜放鬆術的技巧:

梨狀肌 起始姿勢如圖所示,將腳翹起於對側膝部滾筒置於髖部後側坐前後滾動,可以藉由搬動膝部朝向對側肩部來增加伸展的程度。

膕旁肌 將滾筒置於膕旁肌 (大腿後側肌) 下保持髖部離地,可以將腳跨至另一腳以增加力距。滾動時由膝下往髖部做來回滾動。 

菱形肌 雙手交叉抱胸將背後菱形肌露出,維持縮小腹抬起髖部做中後背來回滾動。切記,務必維持頭部正中姿勢!!


!!!欲知更進一步訊息請洽專業治療師!!!

~~版權歸原發布單位所有~~

長者防跌:柺杖篇


老人家最怕跌倒#受傷甚至臥床,上年紀後易面臨下肢肌耐力不佳、平衡感變差、暈眩、關節退化等問題,#物理治療師蔡仁傑#提醒,若發現長輩有駝背、步伐呈小碎步、兩腳走路時左右間距變大,或曾中風導致肢體偏癱,就應考慮選購合適枴杖,有助穩定步伐並分散關節壓力。

報導╱林明佳、張雅淳 攝影╱施偉平

蔡仁傑治療師表示,枴杖依支撐力從低到高,可分為手杖、腋下枴、四腳枴、助行器4大類,適用對象也不一樣,由於腋下枴主要適合兩側手臂都正常,且力量大到可支撐身體全部或部分重量者,大部分用在車禍受傷年輕人、骨折患者,故不列在此次討論範圍內。

【提醒你】步態不穩就可使用
老人家因下肢無力、關節退化加上平衡感差,走路易呈小碎步,兩腳左右間距也較寬,較易駝背,如有上述情形,或曾中風導致肢體偏癱,可用枴杖輔助行走安全。

【挑枴杖】
不管哪種枴杖,底部應有止滑墊,橡膠又比塑膠佳,因前者材質較軟、抓地力較好;另平常要定期檢查枴杖止滑墊有無磨損、螺絲有無鬆脫,確保安全。

關節退化手杖幫忙
適用:銀髮族、膝蓋關節退化者。
注意:別選倒J型扶手,因支力點不勻、易打滑,選類似T字型或倒三角形為佳,手杖高度為站立、雙手自然放鬆,約在手腕橫紋處即可。

半側偏癱用四腳枴
適用:單側肢體偏癱的患者如中風病患。
注意:四腳枴顧名思義就是與地面有4個接觸點,支撐範圍比手仗大,穩定性更高,但當路面崎嶇不平時,可能反而容易造成搖晃不穩、應小心,最好在平坦地面使用。

下肢無力選助行器
適用:下肢兩側均較無力者。
注意:穩定度和支撐力最高,但受限場地如樓梯,就不能使用;材質分不鏽鋼、鋁製,前者較堅硬、但較重,後者較輕盈但堅硬度較差,現有碳纖兼顧兩者優點,但也較貴。

【專家說】
物理治療師 蔡仁傑
枴杖應在醫療器材店選購,購買時看有無標示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如衛署醫器製(輸)字第000000號等,以免買到粗製濫造枴杖反而危險。

以下提供常用的四腳枴的走路方式:

https://youtu.be/hSkF-nT-_rg



https://youtu.be/SflhoQZjdoU



      ~~~若長輩使用的是手杖(單點式的枴杖)基本的走法也是一樣喔~~~

長者行走功能的促進

 

長者行走功能的促進

Photo by Emre Kuzu on Pexels.com

社會老化的趨勢使得老年人健康促進議題更趨重要,不管什麼方式的介入只要能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改善其功能等研究皆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影響著日常生活功能等活動的執行者眾,其中尤以步行能力與速度最為重要。所以探討如何有效地、安全地增進步行功能則有其重要性。

近年針對什麼類型或運動組合可以改善老年人的首選步行速度的一項統合分析研究中指出:老年人改善的首選步態速度與存活率的提高有關,在這分析中分析了25項研究。將來自六種類型或運動干預組合的數據匯集並進行亞分析。首先,針對長者以1RM的70-80%進行阻力訓練是有正向影響的。其次,在訓練的過程中加入節奏的訓練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的效應。 第三,進行性阻力訓練且加上平衡和耐力訓練也是會產生一個小的正向影響的效應。

從目前研究總結來說,能提供一個高強度的進行性阻力訓練是改善首選步態速度的最有效的運動方式。有足夠的肌肉力量是改善首選步態速度的重要條件。而在運動介入方式中能夠有節奏成分的組成,如同時有音樂或節奏的加入可能會是培養對步態很重要的認知功能。而增加平衡和/或耐力訓練雖無助於顯著增加首選步行速度,但應可增益其安全性與持久性。

所以當我們選擇如何訓練長者時,應先考量他肌力上的衰退是否已影響到他正常功能的表現,再者才去考量他耐力上的表現。而適時的平衡與協調介入,更是提供他一個安全的執行日常生活功能的另一項重點!!

參考文獻
什麼類型或運動組合可以改善老年人的首選步態速度?統合分析研究之結果

What type, or combination of exercise can improve preferred gait speed in older adults? A meta-analysis

五十肩案例分享

 

五十肩案例分享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沾粘性肩關節囊炎是非常常見地的肩關節健康問題,又稱為“冰凍肩”或“五十肩”。這類患者常會經驗相當大的肩關節疼痛,進而使得關節活動受限。幸運的是,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體外震波(衝擊波)治療可以有效地緩解與改善這類症狀。

 舉個例子來說,在2016年,由研究人員Robert Donatelli和Ahmad Hussein進行臨床試驗。要來證實體外震波(衝擊波)治療是否可以減輕肩峰的症狀。
他們的研究方法是將所有參與研究的五十三位被診斷為沾粘性肩關節囊炎的受測者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實驗組接受了體外震波的治療為每週一次,共四次的治療。而控制組則接受了相同頻次的安慰劑治療(設備實際上並沒有傳送任何能量脈衝到受測者的身體)。同時,兩組也都被建議在家中執行的相關的物理治療運動訓練,並依研究人員指示來進行。

結果與分析:所有受測者接受研究之前、治療結束後和完成後140天的三次評估,發現實驗組的受測者大大地減輕了疼痛、功能及活動能力等病情
結論: 體外震波能提供有利的短期和長期成果,該療法為許多患者帶來了相當大的緩解。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它的治療效果遠優於運動與安慰劑組合且這種治療方法既有效又不可能造成任何傷害。

臨床實例
個案劉小姐因被診斷為右旋轉肌拉傷後造成冰凍肩,並於某大型醫院接受每週兩次的個別徒手治療(每次約三十分鐘的鬆動與拉筋活動)與儀器治療(短波、中頻干擾波與超音波)為期約四個月。前兩三個月在疼動有明顯改善,但在角度方面似有改善但不明顯,尤以伸手往後摸背這動作更是僅能碰到右髖關節處。經蔡仁傑物理治療師建議接受體外震波治療每週一次共六次,其間亦維持每週兩次的徒手治療(每次約十五分鐘的鬆動與五分鐘的自我拉筋活動)、運動治療(每次約十分鐘的肌力訓練)與儀器治療(熱療與電療)。前方活動功能完全恢復(無痛感),伸手往後摸背這動作恢復到能觸摸到對側肩頰骨內緣(活動範圍與左側相去不遠,僅有肌肉軟組織拉緊的酸痛感)。最後,在約兩個月(含每週一次的體外震波與搭配每週兩次的物理治療)的治療配合也算順利地解決這困擾劉小姐超過半年以上的“冰凍肩”。

足部矯具和鞋特性對健康老年受試者的影響


鞋子對老人的影響

足部矯具和鞋特性對健康老年受試者的影響
Photo by Ingo Joseph on Pexels.com

足部矯具和鞋特性對健康老年受試者的影響:系統性文獻回顧
原文出處: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309364615588342

背景:足部矯具藉由加強可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傳入體感反饋,來優化下肢功能更進而提高姿勢穩定性。
目的:本評價的目的是評估足部矯具對老年人的平衡控制的影響。
研究設計:系統性文獻回顧。
方法:搜索是藉由使用選定的關鍵字詞在PubMed,Science Direct,Google Scholar和ISI Web of Knowledge等資料庫中執行篩選文獻。最後共選擇22篇文獻進行系統性回顧。
結果:應該建議老年人穿輕、硬底及高筒的鞋以減少跌倒的風險。在鞋墊的部分則發現藉由振動或俱磁性鞋墊可增加的平衡控制,但是格紋質地的鞋墊似乎並不有利於平衡改善。
結論:足部矯具藉由體感或生物力學效果或機制改善姿勢的穩定性。使用適當的鞋類可以是適當的介入方法,以改善或增加老年人的平衡和減少跌倒的發生。
臨床相關性:
失去平衡能力是增加老年人跌倒風險的重要因素。足部矯具可以改善老年人穩定性的功能測量。在本次系統性文獻回顧中,為老年人降低跌倒風險的最佳鞋類提出了一些建議。

Photo by ManSan on Pexels.com


~您的分享與按贊認同是發文的動力蔡仁傑物理治療師關心您 ~

OpenShot Video Editor 來做教學影片

OpenShot Video Editor 來做教學影片是一個免費軟體,很適合來編輯短片。首先,要下載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上。以下為下載安裝途徑:



#Openshot(影音編輯軟體)(本次上課主要教學的軟體)
👉下載點1:OpenShot官方網站:https://www.openshot.org/zh-hant/
👉下載點2:Windows、64位元(本站):https://tinyurl.com/y2e3adhd
👉下載點3:Windows、32位元:https://tinyurl.com/y5e6y9mf
👉下載點4:Mac版:https://tinyurl.com/yyot3dhh
👉下載點5:Linux版:https://tinyurl.com/y3d9x3by
請選擇適合自己電腦的版本進行下載即可。

開始使用軟體,則點選新增 project, 再接著匯入事先已錄製好的短片、背景音樂、圖片在相同或不同的時間軌上。

可利用修改屬性、加入轉場效果或特效來串連影片或增加影片效果。完成剪輯可先播放一遍,在按工具列按鈕最右的紅圓來輸出影片。完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 要設定影片首頁~~建立一個固定模版吸引訪客瀏覽!

以下為免費音樂或音效載點:

Youtube免費音樂音效

小森平的免費下載音效

音效實驗室

營養、肌力與輔具健康金三角

歡迎來到維客優的網站,維客優 “WeCareYou Physical therapy & Health Promotion” 是維鎧物理治療的延伸將提供顧客物理治療與健康促進相關資訊,希望能維持顧客的健康在最優良狀態,為我們的顧客提供專業的技術、友善的環境和全心的服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