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蔡仁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蔡仁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膝膕窩囊腫(貝克氏囊腫)

膝膕窩囊腫(貝克氏囊腫)

膝膕窩囊腫,又稱貝克氏囊腫,是一種在膝蓋後方形成的充滿液體的腫塊。本文旨在提供貝克氏囊腫相關資訊,包括其解剖學、臨床表現、主要治療方法、物理治療和運動指南。 

解剖學上的介紹: 

膝關節由骨頭、軟骨、韌帶和肌腱組成。在膝蓋後方,有一個小的充滿液體的囊袋,稱為滑囊,有助於減少骨頭、肌腱和肌肉間的摩擦。有時,滑囊可能會發炎並產生過多的液體,形成貝克氏囊腫。 

臨床表現: 

貝克氏囊腫患者通常會在膝蓋後方感到腫脹和不適,並可能伴隨僵硬、疼痛,以及彎曲或伸直膝蓋時的困難。在某些情況下,囊腫可能會破裂,導致小腿區域突然疼痛和腫脹。 

主要治療方法:

治療貝克氏囊腫主要目標在於減少發炎、緩解症狀並解決潛在原因。可能會建議使用非處方止痛藥,如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以緩解疼痛和發炎。有時,可能會對囊腫進行穿刺(排液)以去除多餘的液體。如果潛在的膝蓋狀況,如骨關節炎或半月板撕裂,是導致囊腫形成的原因之一,可能會建議額外的治療,如物理治療或手術。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在貝克氏囊腫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熟練的物理治療師可以設計個性化治療計劃,包括活動範圍運動、強化運動、手法治療和療法等。此外,物理治療師還會提供有關活動修改、正確身體力學和自我管理策略的教育。 

運動指引:

以下是針對患有貝克氏囊腫的人士所設計的詳細運動指南,旨在改善膝蓋活動度、加強周圍肌肉並減輕不適感: 

1. 關節活動 (ROM) 運動: 
• 股四頭肌伸展:站立,彎曲受影響的膝蓋並將腳向臀部拉近。保持 15-30 秒,感受大腿前方的伸展感。每隻腳各重複 3-5 次。 
• 股後肌伸展:坐在椅子上,將受影響的腿伸直,從臀部向前傾身,感受到大腿後方的伸展感。每隻腿各重複 3-5 次,每次保持 15-30 秒。 
• 小腿肌群伸展:面對牆壁站立,用受影響的腿向後邁一步,保持腿部伸直,將腳跟壓到地板直到感受到小腿的伸展感。每隻腿各重複 3-5 次,每次保持 15-30 秒。 

2. 強化運動: 
• 直腿抬高:仰臥,未受影響的腿彎曲,將受影響的腿向天花板抬高,保持腿部伸直。保持 2-3 秒,然後放下。開始時每次做 10 次。 
• 貝殼運動:側躺,膝蓋彎曲,將頂部的膝蓋向天花板抬高,保持腳跟在一起。保持 2-3 秒,然後放下。開始時每次做 10 次。 
• 小型深蹲:站立,雙腳與肩同寬,慢慢彎曲膝蓋,保持背部挺直,然後返回起始位置。開始時每次做 10 次。 

3. 低衝擊有氧運動: 
• 步行:從平坦的表面開始短暫步行,逐漸增加持續時間和強度。 
• 靜態單車:使用靜態或仰臥單車提高心血管健康和膝蓋活動度。 

4. 平衡和本體感運動: 
• 單腿站立:以未受影響的腿站立,雙手放在臀部,保持 30-60 秒。換腿重複。 
• 半球運動:在半球上進行深蹲、跨步或單腿站立,以提高穩定性。 

5. 柔軟度運動: 
• 瑜珈或太極:參與溫和的活動以提高柔軟度、平衡和放鬆。 

6. 水中運動: 
• 水中有氧運動:參加游泳池課程或在游泳池中進行運動,進行低衝擊有氧運動和肌肉強化。 

7. 本體感肌肉協調伸展 (PNF) 伸展: 
• 使用PNF技術與夥伴或治療師一起進行伸展,如大腿後肌伸展。 

8. 等長收縮運動: 
• 不帶關節運動的肌肉收縮,如坐姿時收縮大腿肌或膝蓋后肌,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穩定性。 

9. 功能性運動: 
• 融入日常動作,如步行、跨步和深蹲,以改善關節穩定性和協調性。 

10. 進展和監控: 
• 逐漸增加運動強度,監控進度並根據需要調整運動。 

11. 休息和恢復: 
• 確保充足休息,優先考慮睡眠,保持適當營養,促進肌肉恢復和整體健康。 

12. 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 在開始新的運動計劃之前,諮詢醫療專業人員或物理治療師,確保個人需求的安全性和適當性。 

綜上所述,遵循此全面的運動指南,患有貝克氏囊腫的人士可以有效管理症狀,改善膝蓋功能並提高整體健康。但是,需要有專業的協商針對您的需求來訂定合宜的運動處方,如果您有進一問題或者想要瞭解客製化運動處方等事項,建議您咨詢您的醫生或治療師的意見。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乳癌術後運動衛教資訊

 

**乳癌術後運動衛教資訊**

(影片未後製版)

運動的好處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運動會有什麼樣的好處呢?運動可以改善:


  1. 改善力量:運動可以幫助您恢復和增強身體的力量,這可能受到手術或治療的影響。

  2. 提高柔軟度:運動可以幫助四肢軀幹等各部位提高柔軟度,以改善您的運動範圍並幫助減少僵硬感。


  1. 提高整體幸福感:研究表明,定期運動可以提高情緒,減輕疲勞感,並增強整體幸福感,在您的康復過程中至關重要。」


這邊所介紹的運動是安全的,當然我明白每個人的健康程度不同,有不同的需求。請隨時按您的舒適程度調整運動,隨時提問或要求調整。並且一定要牢牢記住請記住,今天的課程是您康復和健康旅程中的一步。這是讓您自己強大並掌握自己健康的有力工具。我們一起努力,充分利用這堂課。您對運動和自我照顧的承諾是您康復旅程中的有力工具。

急性、亞急性期的運動

急性期的運動目標及要點

急性期的運動注意事項

  1. 這些是溫和且安全的運動,可以在手術後的第一天開始進行。

  2. 每個運動重複10次。  

  3. 每天進行每個運動3次。


急性期的運動項目介紹如下:

  1. 避免水腫

手術後,您的手或手臂可能會在手術一側出現腫脹或浮腫的情況。這是正常現象,通常會隨著時間逐漸改善。如果您注意到手或手臂腫脹,您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抬高您的手臂: 使用2至3個枕頭,將您的手臂抬高至心臟位置以上。您可以在坐著、仰臥或側臥時這樣做,每天多次抬高手臂。

  • 進行輕柔的運動: 將手臂抬高,然後緩慢地打開和合攏手拳約10次。這個動作就像一個泵,有助於排除手臂內的多餘液體。

  • 遵循這些建議,可以幫助您管理和減輕手術後手或手臂的腫脹情況


  1. 握拳 - 握緊球運動

  • 每小時開合你的拳頭10次,持續一整天。

  • 嘗試使用一個柔軟的握緊球或海綿。


  1. 肩部運動

  • 坐在一個舒適的姿勢中,保持直挺的身體。

  • 將肩膀向上提升至耳朵的位置,同時讓肩胛骨靠近背部。

  • 放下肩膀,放鬆身體。

  • 重複進行5到10次。

  1. 轉頭和傾頭運動

  • 保持下巴不動,盡可能將頸部伸展得高高的。

  • 慢慢轉動頭部,向每側轉動,盡可能舒適地看遠。

  • 側傾頭,將耳朵盡可能靠近肩膀的一側,然後切換到另一側。

  • 重複5到10次。


  1. 肩膀往前繞圈運動

  • 開始輕輕地以你的肩膀畫出小而緩慢的前向圓圈。確保你移動的是肩膀而不是肘部。 

  • 當你感到舒適時,慢慢增加圓圈的大小。 

  • 反轉圓圈的方向,然後重複上述兩個步驟 。


  1. 外轉手臂

  • 坐著或站著。

  • 保持上臂和肘部靠近身體並保持肘部呈直角。

  • 同時使前臂向外轉動,保持肘部貼近身體。

  • 重複 5 到 10 次。


  1. 鐘擺運動

  • 彎腰,用好的手支撐在桌子上。

  • 擺動開刀的患側手臂(就像一個鐘擺)從左到右再返回。

  • 然後,擺動整個手臂前後。

  • 重複 5 到 10 次。


亞急性期的運動

這些運動的目的是幫助恢復你的肩膀的完整活動,通常是在你的引流管被拔除後開始這些運動。

  • 一般而言在您手術後的第三天會將引流管拔除,所以在手術後的第四天開始進行這些運動。

  • 每個運動保持15到30秒。

  • 你應該感到伸展或輕拉的感覺,而不是劇痛。

  • 每個運動重複10次。

  • 每天進行這些運動3次。


  1. 肘部向後推

  • 這個運動有助於增加胸部和肩部前部的活動。你可以站在牆邊做這個運動,或者躺在床上或地板上仰臥。

  • 將手指放在頭部或上頸部後方。

  • 將肘部盡量向兩側展開。

  • 當你感到一個良好的伸展點(但不是疼痛時),深呼吸3到5次並保持伸展。在這個過程中保持頸部挺直且放鬆。

  • 重複 5 到 10 次。


  1. 肩膀屈曲爬牆運動

  • 這個運動有助於增加你肩膀向前的運動。嘗試每次都伸展得更高一點。當你進步時,將你的腳和身體移得更靠近牆壁。

  • 面對著一堵牆站立。

  • 將你的手指滑過或沿著牆壁走,盡可能遠。當你感到一個良好的伸展點(但不是疼痛時),深呼吸3到5次,保持伸展15秒。

  • 通過沿著牆壁將手指走回起始位置。

  • 重複 5 到 10 次。





  1. 肩膀側舉爬牆運動

  • 側身站立,受影響的一側面向牆壁。

  • 將你的手指滑過或沿著牆壁走,盡可能遠。當你感到一個良好的伸展點(但不是疼痛時),深呼吸3到5次,保持伸展10秒。

  • 通過沿著牆壁將手指走回起始位置。

  • 重複 5 到 10 次。

  • 嘗試每次都伸展得更高一點。當你進步時,將你的腳和身體移得更靠近牆壁


           

  1. 背部攀爬運動

  • 這個運動有助於改善你背部的運動能力。這對於像扣緊胸罩、扣上襯衫的鈕扣或拉上禮服拉鍊等活動很有幫助。你可以坐著或站著進行這個運動。

  • 將你的手放在你的背後,握住手術部位的手。

  • 慢慢地將你的手沿著背中央滑到盡可能遠的位置。當你感到一個良好的伸展點(但不是疼痛時),深呼吸3到5次,保持伸展15秒。

  • 慢慢放下你的手。

  • 重複 5 到 10 次。

慢性期的運動

慢性期運動的要點


暖身運動

A. 關節活動(3 分鐘)


這一部分旨在幫助參與者準備好參加運動課程,特別是準備身體的關節以進行運動。以下是更詳盡的解釋:

  1. 手腕圓圈運動:開始時,請參與者坐或站著,然後提醒他們輕輕轉動手腕,畫出小圓圈,這有助於活動手腕關節。這有助於提高手部的靈活性和血液循環。




  1. 踝關節圓圈運動:輕輕轉動腳踝,畫出小圓圈,這可以幫助活動踝部關節。這有助於改善腳踝的穩定性並預防扭傷。




  1. 頸部滾動:輕輕滾動頸部將頭輕輕傾斜到一側,然後慢慢滾動到另一側。這有助於減輕頸部和肩部的緊張感。








重要提醒:在這個階段,應該保持動作的柔和和輕鬆。他們應該感覺到輕微的拉伸和放鬆,而不是疼痛或不適。如果有任何不適,請鼓勵他們立即停止該動作。為身體準備好接下來的運動,同時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和血液流動,以減少潛在的運動受傷風險。確保參與者了解這些動作的輕柔性質並適應他們的需求。


B. 輕度心血管暖身運動(7 分鐘)

參與者將進行低強度的心血管暖身運動,例如原地踏步運動,逐漸提高心率。


原地踏步運動:讓上下肢一起活動,踏步時雙腳約略抬離地面,雙手為握拳在身體兩側些微擺動。


這一部分旨在為心臟和肺部提供足夠的時間以應對接下來的運動,同時緩慢提高心率,避免突然的運動。


主要訓練(15 分鐘)

主要是訓練上肢及上半身的活動,用於加強上肢、肩關節及上半身的柔軟度,同時也會用來加強肌肉、心肺耐力。

A: 握拳開花聳聳肩

此動作主要是包含以下三種動作:用力握拳、用力張開手掌及活動肩膀靈活上臂。



B: 向前跨步加擴胸

此動作主要是向前跨步平抬兩側上手臂做擴胸運動,可依肩關節活動度將兩側手臂抬至水平或成“V”。



C: 雙臂平甩加蹲膝

此動作主要是平甩功為主,站立姿勢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心情放鬆雙臂平甩與肩同高於第五次時,手臂從水平往後甩動及由後往前時雙膝各微蹲一次,平甩五次為一循環。




D: 轉身出臂直又直 

此動作主要是平甩功的延伸,站立姿勢下心情放鬆,同側手腳於轉身時往前伸/跨出,手臂前伸至水平平與肩同高,對策守則往後伸展盡可能抬高。





E: 叉腰側彎手向天

此動作一開始成雙手叉腰姿勢,抬起一側手並將身體側彎至對側,抬起的手盡可能往上指(或指向對側上方)。




F: 甩臂跨步向前走

此動作簡單來說就是原地踏步,不過會強調誇張的手臂擺動,主要還是希望能做到肩關節的伸展。當然做得好的話,就不用原地踏步而是邁開步伐向前走。



平衡和協調

A. 平衡練習

這部分包括平衡練習,如單腿站立或腳跟對腳尖行走,以提高平衡能力。


- 單腿站立:參與者可以嘗試站在單腿上,這有助於增強下肢肌肉和平衡感。


- 腳跟對腳尖行走: 這項練習有助於挑戰協調能力。


B. 協調訓練


這部分包括協調訓練,如一腳輕輕踩地,同時另一手輕輕揮動,以挑戰協調技能。


- 腳和手的協調:這些練習有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


這個部分將有助於提高平衡和協調技能,同時挑戰身體在不同運動中的協調性。


有氧運動

低衝擊有氧活動

帶領低衝擊有氧運動,如固定腳踏車或修改的舞蹈,以提高心血管健康。


- 固定腳踏車:如果有設備的話,可以使用固定腳踏車進行低衝擊的心血管訓練。



緩和與放鬆

輕柔伸展和放鬆運動

最後,進行輕柔的伸展運動和深呼吸等放鬆技巧,以冷卻身體並減少肌肉緊張。深呼吸:強調深呼吸,這有助於減少壓力和放鬆。這一部分的份動主要是在幫助參與者平靜下來,減輕任何運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緊張感。


綜上所述,乳癌術後的運動是一種非常專業的運動處方,可以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體能與關節功能,預防不必要的病發症減少或減輕術後所照成的疼痛和不適感。但是,需要有專業的協商針對您的需求來訂定合宜的運動處方,如果您有進一問題或者想要瞭解客製化運動處方等事項,建議您咨詢您的醫生或治療師的意見。





2023年5月4日 星期四

客製化鞋墊

足部輔具的客製化鞋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矯正工具,可以幫助人們恢復正常的足部功能,減少足部疼痛和不適感。就像近視患者戴眼鏡一樣,客製化鞋墊可以幫助人們矯正足部姿勢,提高生活質量。

足部姿勢的不當會導致各種足部問題,如扁平足、高弓足、足弓下降等。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足部疼痛、行走困難,長久不處理甚至衍生後來關節炎等問題。因此,客製化鞋墊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矯正工具。

客製化鞋墊是根據個人足部的形狀和需要進行設計和製造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保證鞋墊與個人足部完美貼合,最大限度地發揮矯正效果。與普通鞋墊相比,客製化鞋墊的矯正效果更加明顯,並且可以更好地減輕足部疼痛和不適感。蔡仁傑物理治療師表示:在傳統上客製化鞋墊的製作程序是繁複地,必須經過取模、灌模、修模,接著選擇合適的材料來塑形、打磨最後才進入試穿跟修正。而現在市面上也有使用足壓墊(力板)或足壓步態系統來做靜態或動態科學化的量測,再經由治療師配合量測結果與治療目的來調整輸出的客製化鞋墊。

客製化鞋墊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簡單。首先,必須選擇合適的鞋墊,根據個人足部形狀和需要進行設計和製造。然後,將鞋墊放入鞋子中,確保舒適貼合。使用過程中,需要定期清潔和更換鞋墊,以保持矯正效果和衛生。

然而,使用客製化鞋墊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必須選擇專業的人士,以保證鞋墊的品質和效果。其次,使用客製化鞋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不能期望立即獲得效果。最後,使用客製化鞋墊不能代替運動和物理治療等方法,這些方法也是矯正足部姿勢的重要手段。

綜上所述,客製化鞋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矯正工具,可以幫助人們恢復正常的足部功能,減少足部疼痛和不適感。但是,使用客製化鞋墊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如選擇專業的鞋墊設計師和製造商、耐心使用、不能代替運動和物理治療等。如果您有足部問題或者想要進一步瞭解客製化鞋墊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建議您咨詢醫生或足部專家的建議。

營養、肌力與輔具健康金三角

歡迎來到維客優的網站,維客優 “WeCareYou Physical therapy & Health Promotion” 是維鎧物理治療的延伸將提供顧客物理治療與健康促進相關資訊,希望能維持顧客的健康在最優良狀態,為我們的顧客提供專業的技術、友善的環境和全心的服務,來...